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11月12日文章,原題:APEC後的中日美“新型大國關係” 時隔十三年,中國再次舉辦亞太經合領導人峰會,此次會議看點頗多,但國際媒體將焦點集中在中日的“歷史性握手”,以及中美世界兩大經濟體,即中國和美國的角力。在未來至少兩年,今天的場面,無疑將繼續主導媒體的焦點。但關鍵問題是,至少在2016年,中國和日本,以及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將如何展現?這將影響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,也將成為未來中、日、美三國領導人政治遺產的一部分。
  在中日方面,對持續的東海問題爭議、靖國神社、二戰歷史,APEC峰會後,這將繼續成為中國與日本,這兩大亞太經濟體政治議程中的一部分。但這並不意味著直接的軍事對抗將變成可能。從過去兩年中日兩國領導人對糾紛的處理方式來看,雙方最終仍為“實用主義者”。在這一背景下,中國與日本的外交將迎來一種新的常態:經濟上繼續火熱,政治上不冷不熱:政溫經熱。同時,兩國將繼續在亞太地區和全球範圍內爭奪影響力,試圖主導地緣政治結局。
  奧巴馬總統在北京說,他與習近平“就兩國關係今後的發展達成了共識”。在這其中,美國的角色仍然十分重要,卻也十分尷尬。在美國看來,美國一直是一個“太平洋勢力”。在失去參議院主導權後的民主黨和奧巴馬,也將試圖通過外交努力為其留下政治遺產。而在中國看來,美國在亞洲的存在,無論是對“重返亞洲”,還是對跨太平洋貿易協定的回應,都是美國“遏制中國”的一種方式。
  中美需要在一些看得見和摸得著的議題上進行合作,將戰略性的衝突擱置,避免陷入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即崛起國和守成國之間發生的權力爭奪。簡而言之,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開始前,中美兩國需要變得更加務實。這或許也是習近平與奧巴馬均已意識到的現實。“新型大國關係”或許太抽象和理想化,但兩國能夠合作的領域仍然頗多,比如此次“北京習奧會”後中美在“氣候變化”問題上的協議,以及中美互延雙方公民簽證,都是很好的例子。  (原標題:英媒:北京APEC後務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關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fydqsuusu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